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於2013年7月落成 MyGoNews房地產(chǎn)新聞 區(qū)域情報
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於2013年7月落成
新聞摘要
  • 工程耗時約3年半
【MyGoNews廖賢龍/臺北報導】總統(tǒng)馬英九於2013年7月27日前往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出席該航廈改善工程落成典禮,並說明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直航及與日本簽署《開放天空協(xié)定》,以提升機場客運量之成果。

馬英九說,6年前競選總統(tǒng)時曾參訪桃園國際機場,當時看到機場情況及「國際機場協(xié)會」(ACI)所做的「機場服務品質(zhì)」(ASQ)評比,內(nèi)心感到沈痛,因此第一個政見即是打造臺灣成為「東北亞黃金航圈」,該政見於2011年已實現(xiàn),然機場航廈的整建計畫自2001年起即開始延宕,主要因當時未能知曉兩岸關(guān)係是否改善,以及客運量是否增加,上任後,積極推動兩岸直航,目前已增加105條國際及兩岸定期客運航線,因此機場每年客運量的增長幅度亦從5年前的40萬人次增至現(xiàn)今的150萬人次。
 
馬英九也指出,除了兩岸直航,在臺北松山-東京羽田機場直航,以及臺、日簽署《開放天空協(xié)定》後,雙方二線城市亦可相互開放航線及機型,例如旅客可由嘉義水上機場及臺南機場分別飛往日本靜岡市及金澤市,進而讓地方政府得以主導其觀光政策,發(fā)展地方觀光事業(yè)。
 
馬英九強調(diào),臺灣為海島型國家,聯(lián)外交通僅能依賴空運及海運,尤其空運最為重要,因此臺灣航空業(yè)不能倒,而目前我與對岸共有50幾個航點,每天直航班機更高達86班,創(chuàng)空前紀錄。
 
馬英九談到,隨著桃園國際機場客運量持續(xù)增加,除機場跑道老舊必須翻修,上任後亦著手擘劃興建機場第三航廈。展望未來,桃園國際機場的「機場服務品質(zhì)」評比雖由過去的20幾名進步至2013年第一季的第8名,但仍須持續(xù)進步,因為該機場有條件能達到更好的目標,同時也請交通部針對該機場未來20至30年的發(fā)展預做規(guī)畫,讓臺灣競爭力不再因運量不足而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