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10月交易量雙北縮,桃園、臺中、臺南與高雄量增,雙北市較上月量縮6-10%
新聞摘要
  • 六都10月交易量雙北縮,桃園、臺中、臺南與高雄量增,雙北市較上月量縮6-10%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六都會區(qū)2016年11月1日分別公布「10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最大為新北市3,724戶,最少則是臺南市1,460戶,2016年1-10月六都交易量為146,020戶,與2015年同期164,258戶比較之下,仍減少11.1%。
 
永慶房產集團業(yè)管部協理林泰隆指出,臺北市10月房市交易情況較上月減少6.4%,交易量連續(xù)第3個月量縮,是2016年5月以來的新低量,依行政區(qū)觀察,超過200戶的僅三個區(qū)域,分別為中山區(qū)、內湖區(qū)與北投區(qū),其次為199戶的文山區(qū)。交易量低的市況凸顯自住客群撐盤,房價實惠的市郊區(qū),或是低總價產品較多的市中心區(qū)才有交易量。
 
 
新北市10月交易量月減10.2%,林泰隆說明,新北市上月部分社區(qū)交屋潮拉高交易量,10月量能因此回跌,也是2015年5月以來新低量,交易量最高的行政區(qū)為淡水區(qū),僅接近400戶。雙北房市仍受房價僵持影響,若能貼近實價成交行情讓利10%左右,應有機會吸引自住買盤購屋。
 
林泰隆進一步指出,桃園市、臺中市與臺南市與高雄市,皆較上月增長,其中桃園市月增2成最多,估計是桃園區(qū)、中壢區(qū)與平鎮(zhèn)區(qū)有部分交屋潮的帶動,因此是否實際房市回溫,仍待市場觀察。
 
永慶房產集團業(yè)管部協理林泰隆指出,房屋售價若能適度讓價,交易量可望緩步回升。
林泰隆提醒,下半年房市在預售、新成屋破盤價推案效應蔓延影響,以及第四季購屋潮開始的雙重因素下,自住客群多會參考實價揭露成交行情,加上看屋多會貨比三家,因此房屋售價若能適度讓價,交易量可望緩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