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訪橫濱港大棧橋碼頭,提「臺中港2.0」計畫結合(圖:臺中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qū)域情報
林佳龍訪橫濱港大棧橋碼頭,提「臺中港2.0」計畫結合(圖:臺中市政府)
新聞摘要
  • 林佳龍訪橫濱港大棧橋碼頭,提「臺中港2.0」計畫結合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臺中市長林佳龍2017年3月7日會見橫濱市副市長渡邊巧教,並前往大棧橋國際客輪碼頭參訪,林佳龍指出,橫濱市與橫濱港擁有完整的市港合一制,市府盼未來臺中港與臺中市也能走向市港合一或市港合作,市府已向行政院提出「臺中港2.0」計畫,重新定位臺中港各區(qū),並將結合中央跨部會力量,讓臺中港朝發(fā)展郵輪遊艇、藍色海洋與近海遊憩方向發(fā)展。
 
林佳龍在秘書處長李如芳、觀光旅遊局長陳盛山、經濟發(fā)展局長呂曜志、農業(yè)局長王俊雄、新聞局長卓冠廷陪同下,會面渡邊副市長,而橫濱市議會日華親善橫濱市會議員聯(lián)盟會長森敏明、市政府國際局長關山誠、部長小菅貴仁、港灣局部長栗田、國際局課長三枝忠裕等人也都出席。
 
林佳龍親自邀請橫濱市參與臺中舉辦的「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而剛好橫濱市也將於2016年3月25日到6月4日舉辦園藝花藝展。因此,林佳龍表示屆時將一定會派員到橫濱市學習,而日華親善橫濱市會議員聯(lián)盟會長森敏明也說,將與渡邊副市長於2018年臺中世界花博期間到臺中訪問。
 
接著,林佳龍也在港灣局部長栗田簡報完畢後,親自前往大棧橋碼頭參訪,瞭解大棧橋客運中心的營運模式,並向隨行的局處首長介紹隔海相對的橫濱港「港區(qū)未來21」都市再生地區(qū),並細說此地過去的發(fā)展。
 
林佳龍指出,橫濱以「港區(qū)未來21」計畫,完成當地的都市再生,同時進行港口轉型,並引進郵輪經濟,大棧橋碼頭可同時容納4艘大型郵輪入港,每艘遊艇可帶來上千名旅客,加上便捷的捷運交通連結東京都,促進當地的觀光與經濟;臺中市內雖然有臺中港,但是因為管轄權為中央港務局等機關,但市港分離,因此他正積極推動市港合一或市港合作計畫。
 
林佳龍也說,市府重新定位臺中港各區(qū),南區(qū)以工業(yè)為主,中區(qū)則以三井outlet park為中心,發(fā)展成商務觀光特區(qū),北區(qū)則從高美濕地到海洋生態(tài)館與電力博物館,提供生態(tài)觀光遊憩,再搭配雙港輕軌,以海空聯(lián)運方式,發(fā)展郵輪遊艇與藍色海岸、近海遊憩,這項「臺中港2.0」計畫已向行政院提出,盼結合中央跨部會一同發(fā)展臺中最具潛力的地區(qū)。
 
而在參訪大棧橋碼頭前,林佳龍也會見橫濱市渡邊副市長。林佳龍表示,「港區(qū)未來21」計畫的成功,十分值得臺中學習,而大棧橋吸引許多大型郵輪???,對港灣經濟有很大貢獻,也值得臺中港學習,因此盼未來橫濱港與臺中港能結為姊妹港,甚至進一步有往返雙港的油輪。
 
「大家好!」渡邊副市長也用中文,親切的與大家問好,他也說,臺中與橫濱關係非常密切,橫濱不僅有全日本最大的唐人街,華僑總會也是不斷支持當地地區(qū)的經濟,2016年約計有7萬5000臺灣旅客住宿在橫濱,僅次中國與韓國名列第三。
 
從經濟層面來看,橫濱市的公益財團法人橫濱企業(yè)經營支援財團,也與臺灣貿易中心合作,實施臺灣實習生計畫,目前已有170家企業(yè)參與,約有2百名以上大學生來日參與計畫。
 
隨渡邊市長出席的日華親善橫濱市會議員聯(lián)盟會長森敏明則說,此聯(lián)盟已經有30年歷史,在橫濱80席議員中就有48席為會員,顯見臺日關係之密切。
 
他也說,臺日之間的陸地雖然沒有相接,但東京與臺灣有繁忙的航線,透過空運相連,也盼未來橫濱港與臺中港能有油輪往返,透過大海相連彼此,使兩地的文化經濟交往更加密切。
 
觀光旅遊局指出,日本為典型的「港市合一」管理體制,港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即為「港灣管理者」,同時也是該港土地與財產所有者,臺中市目前正推動市港合作,盼藉此瞭解橫濱港的成功經驗,為未來推動港市合一奠定基礎。
 
橫濱港是日本5大港之一,因也是日本4大工業(yè)區(qū)之一的「京濱工業(yè)區(qū)」的基地,因此具有工業(yè)港的功能,主要港區(qū)內包括大棧橋碼頭在內,共計有10座碼頭區(qū)。
 
大棧橋碼頭自1889年開始動工,1896年完工,為橫濱港歷史最為悠久的碼頭,該碼頭以1964年東京奧運為契機,為接待外國客輪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造,接著又於2002年為舉辦「2002FIFA世界杯足球賽」,國際客運中心也開始啟運,成為符合21世紀的郵輪碼頭與客運中心,不僅吸引世界級客輪伊莉莎白女王號等豪華郵輪???,國際客運中心因其優(yōu)美的造型又被稱為「鯨魚背」,搭配當地的夕照美景,吸引無數觀光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