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根據(jù)永慶房產集團統(tǒng)計:10月房市交易量與9月相比,全臺交易量略減1%,觀察七大都會區(qū)市況,臺北持平,新北小增3%,桃園量縮6%,新竹縣市與臺中均略減1%,臺南增10%,高雄減少2%。
經濟趨緩、地緣政治風險未除!房市旺季不旺,10月全臺交易量月減1%,年減31%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經濟趨緩、地緣政治風險未除!房市旺季不旺,10月全臺交易量月減1%,年減3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時序進入光輝10月,通常是房市交易旺季的開始,但高通膨讓全球央行持續(xù)升息抑制,全球經濟有下行風險,導致全球股、匯市大幅震盪,而國內景氣燈號也轉呈黃藍燈,復甦動能弱,民眾消費信心降低,購屋態(tài)度也轉趨保守觀望,讓房市旺季不旺。根據(jù)永慶房產集團統(tǒng)計:10月房市交易量與9月相比,全臺交易量略減1%,觀察七大都會區(qū)市況,臺北持平,新北小增3%,桃園量縮6%,新竹縣市與臺中均略減1%,臺南增10%,高雄減少2%。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2022年8月上旬兩岸關係轉趨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增,兩岸關係充滿變數(shù),加上各國持續(xù)升息,升息效應逐步浮現(xiàn),讓民眾購屋腳步放緩,不過,觀察10月看屋量與9月相比仍增加1成,顯示民眾看屋意願仍高,但出價意願偏低,猶豫期拉長,讓10月交易量月減1%,旺季不旺。陳金萍認為,現(xiàn)階段民眾看屋意願仍積極,但出價轉趨保守,成交關鍵仍在價格,若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房市交易才有機會擴量成長。
 
若與2021年10月相比,陳金萍表示,全臺交易量量縮31%,其中,臺北減少37%,新北量縮34%,桃園減少25%,新竹縣市量縮39%最多,臺中減少31%,臺南與高雄分別量縮30%與31%。
 
陳金萍補充,2021年8月國內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後,市場氛圍轉趨正面,房市交易量幾乎已回到疫情前水準,遞延買氣出籠,讓8至10月全臺交易量也連三升,交易熱度延續(xù)至年底。反觀2022年,資金潮退場、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甚至有衰退風險,而金融市場大幅震盪也衝擊民眾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加上持續(xù)性的升息讓民眾房貸負擔更為沉重,市場觀望氣氛濃,2022年10月全臺房市交易量較2021年同期大減逾4成,預期11、12月也難轉正,2022年第四季交易市況遜於2021年。
 
陳金萍提醒,市場預期FED將於11月升息3碼機會大增,資金退潮明顯,全球金融市場受挫,加上俄烏戰(zhàn)爭、臺海局勢等變數(shù),地緣政治風險難除,而國內經濟成長趨緩,各產業(yè)景氣看法也轉趨悲觀,房市同時面臨房價、物價與升息交互作用,衝擊民眾購屋意願、壓縮購屋負擔能力,對於房市後市恐無法樂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