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房市進入冷靜期,Q4有三低:低量、低總、低姿態(tài),購屋信心下修 買氣轉往蛋白區(qū)
臺灣房屋集團統(tǒng)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2年10月價量變化,七都交易量對9月微減3.3%,價增4.4%。而和2021年同期相較,七都整體交易量年減9.9%,價年增6.7%。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臺灣房屋集團統(tǒng)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2年10月價量變化,七都交易量對9月微減3.3%,價增4.4%。而和2021年同期相較,七都整體交易量年減9.9%,價年增6.7%。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臺灣房屋集團統(tǒng)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2年10月價量變化,七都交易量對9月微減3.3%,價增4.4%。而和2021年同期相較,七都整體交易量年減9.9%,價年增6.7%。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zhí)行長張旭嵐表示,國門雖開,疫情對民生的影響趨緩,但是升息以及股匯市的震盪澆熄房市買氣,買方出價愈趨保守,不過低利的環(huán)境也支撐賣方價格,導致買賣雙方的價格沒有交集,也降低了交易量,也讓房市進入冷靜期。
 
張旭嵐指出,房市雖冷靜但不冷卻,第四季市場呈現(xiàn)『三低趨勢』,「交易量走低」區(qū)域天花板價的預售屋交易量會首先降溫,「賣方姿態(tài)放低」股匯市波動下,有資金需求的賣方放大議價空間,「著眼低總產品」首購等自住族群受限於升息壓力,仍以蛋白區(qū)、高CP值的低總中古屋為優(yōu)先選擇。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協(xié)理江怡慧表示,目前房市呈現(xiàn)短空長多,10月房市表現(xiàn),短期受到房價高檔,通膨壓力尚未緩解、民眾對經(jīng)濟展望轉趨保守等影響因素,股市一瀉千里,許多股民資產縮水,加上環(huán)境景氣偏冷,連帶影響民眾實質購買力,買方加價無力,觀望氣氛重因而拉長購屋猶豫期,使得近期購屋需求持續(xù)下降,產生需求遞延現(xiàn)象,因桃園產業(yè)多元、人口正成長以及建設利多挹注得以撐場,才能從六都中脫穎而出。
 
江怡慧指出,根據(jù)國立中央大學臺灣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中心調查發(fā)佈10月份消費「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為102.65點,較上月102.7點下修了0.05點,顯見民眾對房地產購買信心仍低,若從修正幅度來看則處於震盪整理,購買信心似乎出現(xiàn)緩跌訊號,值得留意。  

臺灣房屋集團2022年10月價量交易狀況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臺灣房屋集團2022年10月價量交易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