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房地4稅成績出爐,囤屋稅效應發(fā)酵,政府加稅聲聲催,房屋類稅收豐收
2023年房市表現先弱後強,買賣移轉較2022年為低,因此移轉稅大宗的土地增值稅表現不佳,但契稅因不限於買賣,表現不錯。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2023年房市表現先弱後強,買賣移轉較2022年為低,因此移轉稅大宗的土地增值稅表現不佳,但契稅因不限於買賣,表現不錯。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財政部公布年度稅收統計,其中在地方政府的房地產4大稅收部分,在持有稅上,2023年地價稅收為940.7億,較前年減少0.3%,房屋稅收為893.1億,較2022年增加4.6%,移轉類的土地增值稅,稅收達745億,較2022年大減19.9%,而契稅稅收為158億,成長2.1%,其中桃園、臺中、高雄除土增稅外,其餘稅收均優(yōu)於2023年。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zhí)行總監(jiān)徐佳馨指出,2023年房市表現先弱後強,買賣移轉較2022年為低,因此移轉稅大宗的土地增值稅表現不佳,但契稅因不限於買賣,表現不錯。值得注意的是房屋稅表現優(yōu)於地價稅,推估與地方政府近年調高新屋稅基,並針對多屋族加稅息息相關。
 
土地類稅收減少,房屋稅表現最強
 
徐佳馨指出,過往市場交易好時,土地增值稅會是地方政府重要稅收來源,2023年因交易狀況不佳,土增稅在七都全面衰退,但不僅限於買賣的契稅卻表現不錯,增幅達2.1%,其中七都中桃園以南全面大增,又以臺中24.7億最多,新竹市量增53.8%最多。契稅與房屋現值連動,顯見2023年移轉不動產除有屋齡新等特色外,透過其他方式移轉不動產也是契稅增加的關鍵。
 
在持有稅上,房屋稅表現優(yōu)於地價稅,整體增幅達4.6%,一如以往稅收以臺北市168.5億最多,惟增幅以新竹市10.1%最大,應是近年區(qū)域不少新案推出,房屋稅普遍較高,使得地方政府荷包滿滿。另外,地價稅整體量縮0.3%,但臺中市還增加2.1%,後者與臺中不少重劃區(qū)重新調整地價有關。
 
自用條件要把握,節(jié)稅招數不可少
 
徐佳馨提醒,除契稅外,房地產相關稅收無論在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甚至房地合一稅等都有自用規(guī)定,節(jié)稅效果有感,提醒民眾在出手之前務必先行確認自己是否符合相關規(guī)定,也必須把握時程進行申請或是規(guī)劃戶口遷移時程,才能順利節(jié)省相關稅賦。

房地產4大稅收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房地產4大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