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GoNews 林承志/臺北報導】臺灣房屋發(fā)布2010年第3季臺灣房價指數,相較於第2季上升1.69%,其中以高雄市升幅最大,其次為新北市。而每坪平均成交價格則以新竹縣(市)漲幅最大。整體而言,本季房市交易呈現微幅價漲量縮之勢。
臺灣房屋表示,房屋市場是影響總體經濟活動的重要市場,為了反映臺灣房屋市場價格變化,臺灣房屋與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構「臺灣房價指數」。研究團隊依照行政區(qū)域將臺灣劃分成6個都會區(qū),分別為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臺中市與高雄市,並根據4種不同房屋類型(公寓、電梯大樓、套房、透天厝)的實際成交價格資料,以2008年為基期,編制全國與各都會區(qū)之加權房價指數。
2010年第3季臺灣房價指數為120,相較2010年第二季微幅上揚1.69%(2010Q2:118),若與去年同期臺灣房價指數比較 (2009Q3:103),則有超過1成5的升幅(16.50%)。綜合觀察各都會區(qū)房價指數變動,2010年第3季相較於今年第2季,除桃園縣房價指數維持不變外,各區(qū)普遍呈現上漲趨勢;其中以高雄市漲幅最大 (4.26%),其次為新北市 (3.06%),而臺中市漲幅最小 (0.88%)。臺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zhí)行長邱太煊表示,不少打算購屋的民眾,趁6月央行打房賣方價格鬆動進場,觀察6大都會區(qū)整體有1.69%的成長,邱太煊分析,第4季為房地產旺季,預估將會價量齊揚。
指數成長最多的高雄市(4.26%),在第3季時喊出建置智慧型運輸系統(tǒng)(ITS),加上豪宅出現每坪80萬行情,在兩大利多的聲浪下,高雄房市的確有攀升的實力。至於指數持平的桃園縣,邱太煊表示,因為桃園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導致新成屋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所以中古屋市場觀望意味濃厚,因此與第2季相比,指數並無變化。
臺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zhí)行長邱太煊表示,第3季房市面對的是俗稱的農曆鬼月,與去年同期相比,臺北市指數呈現大幅成長達27.52%最高,主因在於精華地區(qū)的產品具有最抗跌、最先復甦的優(yōu)勢,所以相較去年第3季臺北市領先其他都會區(qū)最先復甦。
區(qū)域 | 2010Q2 | 2010Q3 | 變動率 |
臺北市 | 135 | 139 | 2.96% |
新北市 | 98 | 101 | 3.06% |
桃園縣 | 121 | 121 | 0.00% |
新竹縣(市) | 101 | 104 | 2.97% |
臺中市 | 114 | 115 | 0.88% |
高雄市 | 141 | 147 | 4.26% |
全臺 | 118 | 120 | 1.69% |
就臺灣各都會區(qū)每坪成交均價而言,2010第三季除臺北市與桃園縣每坪成交均價呈現小幅衰退外,其餘都會區(qū)較上季成交價格均呈現上漲,其中以新竹縣(市)的漲幅最大 (6.91%),其次為高雄市 (3.98%);而臺北市每坪成交均價仍為全國最高,約為44萬元。就房屋類型而言,除新北市外,全國套房價格均較上季略升。2010第3季大臺北都會區(qū)的房屋成交量皆較今年第2季呈現稍緩跡象,而以桃園縣房屋成交量較今年第2季成長最多。
縱觀目前臺灣房屋市場,大臺北地區(qū)之成交量呈現不一之縮幅,顯示在當前的房市政策下,民眾似乎有濃重之觀望氣氛。而桃園地區(qū)雖然價平卻量增,表示此區(qū)域的消費者預期心理並不強。新竹地區(qū)則是不論房價指數或交易量而言,仍成小幅價量齊揚之勢。預期未來臺灣房屋市場,將持續(xù)受到經濟緩步回升、央行利率政策以及相關的政府信貸措施所同步影響。
臺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zhí)行長邱太煊表示,未來房市應從政策面與市場面觀察。其中政策面包括,「利率變化」、「低利房貸競爭」與「貸款成數」,邱太煊表示,低利率維持,房價易漲難跌。五都選舉前,央行再調升利率的機會低,除非民生物質如糧食、原物料飆漲,央行非得用升息手段,來平抑物價,此時升息壓力才會大增,而民銀行庫更為搶食房貸大餅,降低利率競爭,利率調高機率不大。此外,央行不準銀行承作1.5%以下房貸,不過,能持續(xù)多久必須持續(xù)觀察。至於,銀行對投資客貸款成數降至5~6成,雖然有效抑制投資需求,但高資產客戶並不受影響,目前店面、豪宅買氣仍持續(xù)飆高。
區(qū)域 | 2010Q2 | 2010Q3 | 漲跌 |
臺北市 | 46.89 | 44.03 | -6.10% |
新北市 | 21.05 | 21.44 | 1.85% |
桃園縣 | 11.94 | 11.50 | -3.69% |
新竹縣(市) | 16.21 | 17.33 | 6.91% |
臺中市 | 14.28 | 14.79 | 3.57% |
高雄市 | 10.55 | 10.97 | 3.98% |
全臺 | 20.15 | 20.01 | 1.09% |
至於,市場面則包括:「預售屋推案量」、「豪宅、店面」與「土地價格」。邱太煊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可至,去預售現場感受買氣,淡海新市鎮(zhèn)、新莊副都心、林口新市鎮(zhèn)、南港重劃區(qū)等推案量皆不小。其次,當豪宅和店面成交減少或價格下跌,代表豪宅、店面的主人經濟狀況轉壞,尤其是店面具有收益價值的產品,也開始回跌,就表示邁入不景氣,目前北市豪宅交易又開始活絡,店面市場交投仍十分活絡。此外,土地價格就如同原物料價格,若土地價格下跌代表需求減少,導致商品價格下跌,而目前不論是北市或精華地區(qū)土地價格皆屢創(chuàng)新高,由此得知,房價仍有持續(xù)上漲的機會。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徐之強則表示,展望未來臺灣房屋市場,地區(qū)性房屋交易與各都會區(qū)的區(qū)域性題材(公共工程)、以及相關交通建設 (捷運) 有關。短期內宜注意央行針利率變化以及中央財稅政策等,長期整體房市則受經濟緩步回升、失業(yè)率緩降等有利因素影響而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