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揚認,航空城計畫將同時解決當前臺灣所面臨機場競爭力、機場捷運、經貿發(fā)展等重大問題。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吳志揚認,航空城計畫將同時解決當前臺灣所面臨機場競爭力、機場捷運、經貿發(fā)展等重大問題。
新聞摘要
  • 桃園航空城計畫非但未縮水,實際的總面積增加為6770 公頃,較原計畫6150 公頃還增加了620 公頃
【MyGoNews林承志/臺北報導】航空城計畫終於啟動,桃園縣長吳志揚表示,桃園航空城,不只是桃園的航空城,而是全臺灣經濟發(fā)展的希望之所繫,因為,它將同時解決當前臺灣所面臨機場競爭力、機場捷運、經貿發(fā)展等重大問題。

首先,機場競爭力問題。吳志揚指出,桃園國際機場是臺灣最主要的機場已無庸置疑,然而現(xiàn)今世界各國都將機場當作推動經濟的引擎,因此機場的規(guī)模與服務水準一定要提升。航空城計畫裡的一個重要的核心,就是要將機場的能量提升。

其次,機場捷運成敗問題。目前我國的另外一個重要建設,就是機場捷運;它把臺北、新北、桃園三個直轄市串連成一個生活圈,將國際機場、高鐵、臺鐵三大交通樞紐聯(lián)成一氣,這是非常重要的建設,但因機場捷運所經之處多屬農業(yè)區(qū),若無相關配套的都市發(fā)展,將難以支撐其運量,易於導致機場捷運失敗。

因此,這次航空城特定區(qū)計畫,就是要把機場周邊,尤其是設站的地方都市計畫擴大,讓機場捷運沿線就有很好的居住環(huán)境,而居住者本身就是捷運的使用者,機場捷運與航空城特定區(qū)計畫實為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至於,發(fā)展經貿問題。吳志揚表示,航空城方向確定後經濟發(fā)展也出現(xiàn)曙光,其實臺灣有很多廠商希望再擴廠,或者我們到海外招商時外資或臺商想來,可是臺灣已經找不出土地來供給;經過這次重整,吳志揚將爭取將噪音60 分貝以上區(qū)域,全部畫分為直接支應機場的「產業(yè)專用區(qū)」,連同自由貿易港區(qū)的100 多公頃,總計約700 公頃,可讓產業(yè)進駐,國內已經很難找得到這麼大面積又交通便捷的產業(yè)專用區(qū)。

最後則是,民眾居住需求問題。大臺北地區(qū)發(fā)展已非常飽和,房價居高不下,民眾需屋若渴,為了發(fā)揮居住正義,吳志揚想到利用航空城發(fā)展的機會,透過機場捷運周邊場站都市計畫擴大,讓民眾能居住到房價較便宜、又有寬廣的空間,又能經由機場捷運、五楊高架及高鐵等交通路網,快速連結到大臺北都會區(qū),因此,只要政府努力把航空城計畫做好,也就能同時解決了民眾居住正義的問題。

此外,關於航空城計畫是否縮水問題,吳志揚強調,桃園航空城計畫非但未縮水,實際的總面積增加為6770 公頃,較原計畫6150 公頃還增加了620 公頃。除了原先區(qū)域計畫內部份都計,如菓林都計、大園都計、高鐵特區(qū)、客運園區(qū)等已經完成外,吳志揚還爭取將南界延伸到以高鐵為界,北界第三跑道也較原來凸出去了,因此超過了620公頃,實際總面積達到6770 公頃,沒有縮小反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