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期許市府團隊以服務市民為目標,打造臺中成為生活首都(圖:臺中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chǎn)新聞 區(qū)域情報
林佳龍:期許市府團隊以服務市民為目標,打造臺中成為生活首都(圖:臺中市政府)
新聞摘要
  • 林佳龍:期許市府團隊以服務市民為目標,打造臺中成為生活首都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為讓市府公務員清楚瞭解市府正在做的事,臺中市長林佳龍2015年3月10日在臺灣大道市政大樓進行「城市行動派」演講,林佳龍說,市府團隊是緊咬著齒輪的臺中隊,盼市府同仁用心傾聽人民心聲,以服務市民為目標,將臺中打造為生活首都。
 
林佳龍表示,日前出了「佳龍帶你遊臺中」旅遊專書,他認為身為城市行動派,就要上山下海、大街小巷真實體驗臺中,行動市府就是要走出去和人民互動,期勉同仁到臺中各地走走,感受臺中生活,才能理解民眾的感受。
 
「市府的願景是將臺中打造為生活首都!」林佳龍說,他的父親是名裁縫師,他自詡為城市裁縫師,盼為臺中裁製一套適合人民居住的「衣服」。
 
他說,臺中具備成為生活首都的條件,包括氣候溫和、交通便利、人文薈萃、物產(chǎn)豐富、水電不缺等;但也面臨挑戰(zhàn),包括缺乏為城市奠基的基礎建設與交通建設、雙港優(yōu)勢未善加利用、有完備三級產(chǎn)業(yè)但欠缺重大投資及在地創(chuàng)造的優(yōu)質工作機會,以及升格後面臨市區(qū)空心化、縣區(qū)邊緣化的危機。
 
為此,林佳龍?zhí)岢觥复笈_中123」奠基工程,也就是1條山手線、2個國際港、3大副都心;山手線透過環(huán)狀鐵路系統(tǒng),將臺中交通串連起來,搭配捷運MRT、轉運站、公車、自行車等,建構複合式交通系統(tǒng),形成完整運輸路網(wǎng)。
 
2個國際港包括海港─臺中港、空港─臺中機場,將原先的近洋轉運港轉變?yōu)檫h洋港,加強港市合作、港市合一及建立國際郵輪母港基地,並改善機場滑行道、增設停機坪與過夜機坪等設施,帶動臺中觀光發(fā)展。
 
3大副都心包括山城(豐原)、海線(沙鹿、清水、梧棲)、高鐵(烏日)副都心,山城部分會將豐原回復為「水岸花都」,海線部分發(fā)展海線雙港,並建構烏彰副都心,以烏日為核心,將臺中南部與彰化連結。
 
為實行市府行動一百的政策,新市府團隊檢討了各項爭議政策,包括水湳經(jīng)貿園區(qū)、BRT、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塔、2018花博、雪谷纜車等,其中BRT將於3月底提出總體檢報告,歌劇院也將在驗收後正式啟用。
 
林佳龍期盼,市府執(zhí)政一週年後達到啟動市港合作、啟動中區(qū)再生、設立志工時間銀行、鼓勵實驗教育及推動終身學習、完善托老及托幼服務、公車10公里免費、改善治安、路不平等目標。
 
4年後的臺中,將逐步落實大臺中山手線,三大副都心與中區(qū)再生取得進一步成果、以水湳經(jīng)貿園區(qū)為智慧示範區(qū)向外擴散、營造水與綠的生活環(huán)境、實現(xiàn)社會住宅4年1萬戶的目標、成立「農(nóng)業(yè)發(fā)展基金」、落實12年國教朝就近入學邁進、2018成功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等。
 
為達成這些目標,林佳龍勉勵市府同仁持續(xù)向上努力,要站在大臺中的角度去思考,用心傾聽民意、看見大家的需要,才能以人為本,興利除弊,看見市民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