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起來!臺北房市交易「歷史紀錄」 MyGoNews房地產(chǎn)新聞 市場快訊
筆記起來!臺北房市交易「歷史紀錄」
新聞?wù)?/span>
  • 筆記起來!臺北房市交易「歷史紀錄」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臺北市地政局以歷年房市買賣交易量進行調(diào)查分析,進而探討每階段房地產(chǎn)政策及市場因素對臺北市歷年房市脈動趨勢之影響。對於房地產(chǎn)業(yè)者來說,想要在臺北賣房子,一定要搞懂房市過去發(fā)展歷史,才能夠「鑒往知來」。
 
地政局表示,觀察臺北市歷年房市買賣交易量之變化,1999年、2000年房市買賣交易量趨近40,000至44,000件,2001年急速下降至28,693件,2002年大幅攀升,直至2006年房市買賣交易量邁入高峰66,773件。自2007年至2010年房市買賣交易量變動較為趨緩,惟2011年房市買賣交易量明顯呈現(xiàn)下滑的現(xiàn)象,從2010年59,095件下降至47,681件,減少了11,414件,下降數(shù)僅次於2001年下跌量12,023件。從2011年到2015年的房市買賣交易量來看,呈現(xiàn)下跌趨勢,2015年降至28,677件,接近於2011年房市買賣交易量28,693件。
 
 
圖1不僅可以看出臺北市歷年房市買賣交易量變化情形,也可發(fā)現(xiàn)2002年至2015年的房市交易量變動,是一個具有循環(huán)性的長期變動趨勢。最為顯著之變動,在於2002及2011年,促使2002年、2011年房市買賣交易量開始大幅度上漲及下滑的原因,與房市政策之施行有著密不可分之關(guān)連性。
 
2002年施行的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政策,使得土地使用成本變低,帶動不動產(chǎn)的交易量,促進2002年房市買賣交易量大幅上升,至2006年,房市買賣交易量提升至最高點。
 
2011年實施的特種貨物及勞務(wù)稅制(俗稱奢侈稅),限縮了投資與投機之誘因,使房市買賣交易量出現(xiàn)顯著的下滑情形,至2015年仍是持續(xù)下滑。
 
 
從歷季看房市買賣交易量之短期變化趨勢,臺北市1999年至2015年歷季房市買賣交易量折線圖如圖2所示:從歷季看房市買賣交易量,2003年3月發(fā)生的SARS風暴,明顯影響2003年第1季的房市買賣交易量,但是到2003年7月臺灣從疫區(qū)除名後,買賣交易量開始回升,且持續(xù)攀升,可以看出SARS風暴對房市買賣交易量僅有短期的影響性。
 
2007年3月起發(fā)生的國際性的金融海嘯風暴,連帶影響2007至2008年各季的房市買賣交易量,雖然2008年間施行了低利率政策,僅刺激了2008年第2季房市買賣交易量回升,並無法止住房市買賣交易量持續(xù)下滑的景象。
 
2009年修正公布遺產(chǎn)及贈與稅法並調(diào)降稅率,也使2009年第2季、第3季房市買賣交易量提高,惟第3季以後,房市買賣交易量仍走向下滑的趨勢。上述低利率及調(diào)降稅率政策對房市買賣交易量僅有短期變動的影響。
 
綜觀上述,無論從歷年房市長期的變動趨勢,或從歷季房市短期的變化來看,房市政策(如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遺產(chǎn)及贈與稅法修正、奢侈稅、實價登錄制度、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明顯影響房市交易量。臺北市歷年房市交易量經(jīng)過政策施行與市場因素所帶來長期性、短期性之影響,使2015年之買賣交易量回歸至2001年,重回平穩(wěn)的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