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潮、打房轉向,政策求穩(wěn)為上策,從「資金盤」到「體質盤」新考驗,價跌量平格局不變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資金潮、打房轉向,政策求穩(wěn)為上策,從「資金盤」到「體質盤」新考驗,價跌量平格局不變
新聞摘要
  • 資金潮、打房轉向,政策求穩(wěn)為上策,從「資金盤」到「體質盤」新考驗,價跌量平格局不變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2016年1月16日總統(tǒng)及國會大選結果底定,瑞普萊坊董事長暨CCIM臺灣分會創(chuàng)會會長曾東茂表示,選舉結果符合多數(shù)民眾及媒體的預判,所以如火如荼的競爭態(tài)勢,大概只反映在選前的緊繃政治、社會氣氛,但無論選前、選後,一般消費者的購屋、投資決策其實早與選舉脫鉤。
 
盱衡國內外整體環(huán)境,經濟前景仍多波折,在新政府、新國會上任後,財經政策應是先力求穩(wěn)定局勢,再圖引導發(fā)展,不可能也不需要加碼管制。而未來蔡英文總統(tǒng)宣示的「居住政策」、「房市治理政策」與「房市產業(yè)政策」三大方向,對一般買、賣屋或商用市場的影響都不大。市場未來應會更為健康,建議無論是消費者或業(yè)者都不用先入為主,或過度期待、悲觀。
 
曾東茂分析,2015年的超低迷交易量主要是因為房地產的投資、消費激情,在政府強力的調控措施之下,回歸理性。預期2016年交易量在奢侈稅退場後,會出現(xiàn)小幅反彈。房市短期仍將維持中性偏保守的趨勢,最快要到第二季之後,等國際經濟局勢底定、新總統(tǒng)就任、內閣團隊出爐之後,才會明朗。
 
價格方面,2016年以來全球股匯市動盪幅度大,投資人更為謹慎,再加上目前市場以自住、自用、長期置產買方為主力,無追高意願,因此價格有下修壓力。曾東茂認為,前兩年蛋黃區(qū)領跌的高價產品價格開始有支撐的跡象,成交量會在價格回跌下,明顯增加,再跌有限,但投資買盤重、價格漲幅飆過高的蛋白區(qū)、蛋殼區(qū),難逃窒息量威脅,多殺多的局面下,無量下跌的風險仍高,下殺幅度還會再擴大到一成,甚至兩成以上。
 
曾東茂預期,在低利率、低成長、低通膨的全球經濟局勢下,商用市場的產品力,尤其是店面的強弱落差會加大,收益能力好的商圈、產品,仍受青睞,但需求客層移轉、租金開價居高不下的產品,在消費習慣改變、租客縮減預算的大環(huán)境挑戰(zhàn)下,勢必要在價格、租客設定、空間規(guī)劃進行調整,才能渡小月。
 
曾東茂強調,2003年SARS後,臺灣房市走的是「資金盤」,2009金融海嘯後,還有「兩岸紅利盤」加持,2011年的起起落落則完全是「政策盤」。但是2015年底美國聯(lián)準會宣布升息、臺灣兩度降息,表示資金潮、打房政策都已經出現(xiàn)轉折點,從2016年起房地合一上路,看的就是區(qū)域、產品基本面的「體質盤」。同理也可放眼全球,在全球資金嘉年華回歸平靜之後,房市走向就是直接反應國家財富實力,所以經濟強、安定性高的先進國家,自然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投資、避險需求都會蜂擁而至,但淺碟型、賣未來價的國家、區(qū)域,實質建設、需求一旦翻轉,就會出現(xiàn)讓人措手不及的激烈調整過程,建議消費、投資大眾把握大原則,不但要看長期投資成果能否期待,也要看短、中期的收益品質能否掌握,保守為上,盡早汰弱留強、調整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