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署主任秘書陳貞蓉(左)說明社會住宅及包租代管相關議題(圖:內政部)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營建署主任秘書陳貞蓉(左)說明社會住宅及包租代管相關議題(圖:內政部)
新聞摘要
  • 營建署主任秘書陳貞蓉(左)說明社會住宅及包租代管相關議題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為達到8年20萬戶興辦社會住宅的目標,內政部透過多元方式,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致力打造高品質無障礙的社會住宅,已受到民眾的矚目,例如臺北市推出的公共住宅、臺中市推出的共好社宅,中籤率約5%到10%之間,顯見社會住宅已成為一種居住的新時尚。此外,內政部日前也特別訪問現有社會住宅住戶,多數受訪者都表示滿意,並稱許社會住宅的空間規(guī)劃設計,讓人感到幸福。
 
內政部表示,為瞭解民眾入住社會住宅後的感想,實地訪問現有社會住宅住戶,並錄製成1支「愛上社會住宅101個理由」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jBEx4cyHg/),多數受訪住戶認為社會住宅,可增加生活幸福感;無障礙設施讓行動不便者更能自由行動;托育中心讓孩子放心成長;低租金讓單親家庭減輕生活壓力;管理維護讓人可以安心居、放心住。
 
內政部說明,為全力推動社會住宅,政府在短期內,完成住宅法大幅翻修,建立長期穩(wěn)定推動社會住宅的機制,並深化了社會住宅的內涵。這是政府協(xié)助弱勢者及年輕人居住安穩(wěn)的具體行動,也正按照預定的步調及方法,一步步達成目標。目前社會住宅不僅進度超前而且?guī)痈淖?,興建時導入綠建築、太陽能光電、智慧監(jiān)控及無障礙空間等設計概念,擁有完善社區(qū)管理,及提供社區(qū)照護服務等必要公共空間與設施,讓社會住宅變成很潮且具風格之住宅。
 
內政部指出,現階段全國社會住宅已完工與施工中戶數合計約2.2萬戶,預計2018年底可達3萬戶,2019年度接近4萬戶,因此2020年預訂4萬戶的目標應可達成。2018年起已啟動第二階段直接興建8萬戶的規(guī)劃及擴大包租代管執(zhí)行成效,開始盤點待活化之房地資源,以儲備社會住宅所需用地。除直接新建外,並納入考量運用都市更新、都市計畫容積獎勵或變更方式,另正研議以租用閒置國有房地資源,創(chuàng)造與國營事業(yè)合作開發(fā)、互助互惠的操作模式。
 
 
內政部也提到,政府正積極推動「包租代管」,鼓勵房東釋出住宅轉化為社會住宅,目前6直轄市政府已委託16家民間業(yè)者,提供專業(yè)租賃媒合與租賃住宅之經營管理。除弱勢房客將獲得租金優(yōu)惠外,參與的房東也可減免綜合所得稅,至房屋稅及地價稅減徵部分,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也完成減徵自治條例,臺北市及新北市刻正積極辦理中,另外每年也有1萬元修繕補助,以及包租方案每年最高3,500元的居家安全險補助,希望房東均能積極參與,讓包租代管能夠更順利執(zhí)行。同時,內政部也於2018年6月起針對6直轄市主要行政區(qū),與地方政府合作辦理各區(qū)說明會,讓包租代管政策訊息及內容更深入廣為周知。
 
最後,內政部強調,社會住宅內涵豐富但不奢華,它結合社會福利,例如:公共托育、長期照護服務或身心障礙服務等,也結合許多創(chuàng)意進行規(guī)劃,包括引入青創(chuàng)、文創(chuàng)及社區(qū)營造等進入社會住宅,社區(qū)公共設施也提供讓附近居民一起使用,讓社會住宅和鄰近社區(qū)進一步連結融合,是一個包含溫暖,和諧與幸福的宜居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