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近期不動產買氣持續(xù)暢旺,判斷房市剛性需求面可從人口指標、薪資水準及勞動市場等面向來評比
臺中房價走升底定,購屋資金「只增不減」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臺中房價走升底定,購屋資金「只增不減」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大臺中房市交易動態(tài)資訊平臺」發(fā)布2024年Q1大臺中房市分析季報,就臺中市2024年Q1不動產交易量體及價格進行專業(yè)分析。在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數量部分,2024年Q1臺中買賣移轉棟數為12,130棟,季衰退11.6%、年成長22%,前三名交易熱區(qū)依序為北屯區(qū)(2,043)棟、西屯區(qū)(1,355)棟及南屯區(qū)(1,036)棟。由於每年Q4屬傳統(tǒng)旺季,2023年第四季於北屯區(qū)即爆量,湧出高達2,803棟,南屯區(qū)與西屯區(qū)亦不惶多讓,分別有1,519棟、1,476棟,三屯區(qū)加起來的交易量即佔全市42.3%,因而墊高基期,使得季表現有下修情形。
 
就第一次登記棟數方面,2024年第一季共有4,680棟,季大減51%、年增率為12.9%,季表現大幅下修主因係2023年Q4於北屯區(qū)、梧棲區(qū)、太平區(qū)等地皆有破千交易量形成高基期所致。

以最新單月表現來看,2024年5月臺中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4,918棟,相較於上月成長20.7%,比2023年同月增加21.4%,不論年或月表現皆有雙位數增,而5月前三大交易熱區(qū)依序為南屯區(qū)(675棟)、西屯區(qū)(667棟)及北屯區(qū)(630棟)。

建照、使照及開工戶數部分,2024年Q1建照量為5,420戶,比2023年同期小幅減少453戶;使照戶數為4,842戶,比2023年同期增加1,037戶;開工戶數為4,427戶,比2023年同期減少2,201戶。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市場研究室陳孟筠協理表示,目前使照核發(fā)量開始走升,表示完工物件供給量增加,當新成屋大舉投入市場時,因可供選擇的房屋變多會增加競案壓力,有望使房價漲幅收斂,並可提高議價空間,對於購屋民眾來說會相對有利,反之,倘若市場需求遠大於供給時,房價就容易走高。

圖一:大臺中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棟數與第一次登記棟數季線圖/圖二:大臺中建物買賣登記月線圖/圖三:近年大臺中各季成交數量與總金額變化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圖一:大臺中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棟數與第一次登記棟數季線圖/圖二:大臺中建物買賣登記月線圖/圖三:近年大臺中各季成交數量與總金額變化
 
另外觀察開工數近年同期表現,110~2023年第一季的開工數落在6,628~8,045戶不等,皆處於高水位,反觀2024年第一季已量縮至不足5千戶,對此陳孟筠指出,據勞動部最新發(fā)布的人力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營建業(yè)人力需求為3,827人,缺工數依舊高居不下,恐影響後續(xù)工程發(fā)包致開工順延;再者,近期也因房市熱度再起,使得央行擬重新評估要再祭出新的房市管制措施,若建商因而推案轉趨保守,開工數量減亦為可預期的狀況。
 
依實價登錄資料分析,2024年Q1成交金額為1,721億元,季減12.1%、年增31.3%;成交量為11,027件,季衰減17.8%、年成長11%。據長期觀察,不論是交易數量或成交金額,每年於Q4均有一波漲幅,故對比於每年Q1的表現,皆會出現常態(tài)且慣例性的跌幅。

在土地成交價格部分,2024年Q1都內土地各類均價表現與上季相比:住宅區(qū)表現與上一季相當,連三季緩漲;商業(yè)區(qū)大漲11.6萬/坪,主要係因幾近過半交易屬成交單價高於50萬/坪,致均價大幅拉升;工業(yè)區(qū)因在上一季有數筆持分整合集中交易致整體價格大幅下修,本季在沒有特殊交易的干擾下,價格向上修正,價揚7.9萬/坪;農業(yè)區(qū)續(xù)揚2.1萬/坪,並來到歷年次高;其他土地的部分本季仍以道路用地交易佔大宗,市場需求不減致均價走揚。
 
而都外土地各類均價與上季相比:甲建與乙建分別走跌6.4萬/坪、4萬/坪;丁建漲幅達4萬/坪;其他微跌0.6萬/坪;丙建與農牧用地價穩(wěn)。

圖四:2024年Q1土地成交比例與均價表現/圖五:近年大臺中土地交易單價變化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圖四:2024年Q1土地成交比例與均價表現/圖五:近年大臺中土地交易單價變化

近年來區(qū)分所有建物建坪平均單價為:大樓單價約23萬/建坪,華廈單價約18.3萬/建坪,公寓單價約16.8萬/建坪。以長期而言,呈微幅上漲趨勢。2024年Q1區(qū)分所有建物建坪單價表現,其中因本季華廈新屋交屋潮趨緩,故價格有拉回修正。

近年來各類型建物平均總價為:透天厝平均總價約1,650萬,大樓平均總價約1,180萬,華廈平均總價約640萬,公寓平均總價約490萬。進一步觀察2024年Q1各類產品總價變化:公寓、大樓及透天厝表現與上一季大致持平,總價漲幅在14~42萬元不等,僅華廈價跌約80萬元。
 
2024年Q1各行政區(qū)屋齡2年內大樓交易案件(超過百件者),以南屯區(qū)單價較高,而交易量則集中在北屯區(qū)、南屯區(qū)及南區(qū)。北屯區(qū)全區(qū)價揚超過1萬/建坪,尤以均標成長達4萬/建坪最多;南屯區(qū)前標小跌近2萬/建坪,底標~後標主要受文心愛悅挹注影響而價漲;南區(qū)適逢大松林裡及惠宇謙仁MRT整批交易,成交價分別為31~34.6萬/建坪、30~41萬/建坪,故帶動底標~均標走高。
 
而分析2024年Q1各行政區(qū)屋齡2年內透天厝交易案件(超過40件者),以北屯區(qū)之平均總價較高,本年度新屋透天厝交易熱區(qū)為太平區(qū)、北屯區(qū)及烏日區(qū)。太平區(qū)購買主力帶為1,698~3,108萬元間,均標大幅回跌至2仟萬元以下,而頂標則續(xù)揚;北屯區(qū)購買主力帶為3,750~4,668萬元間,本季高達九成交易屬總價3仟萬元以上,故全區(qū)顯著拉升;烏日區(qū)購買主力帶為1,485~2,460萬元間,均標成長300萬元,前標則下修近200萬元,其餘區(qū)位持平。

進一步就2024年Q1各類型建物之主力總價帶分析,結果如下表所示。綜觀上述結果,可得知不分新屋或中古屋,華廈產品以總價落點在500~1,000萬元間較受消費者青睞,而住宅大樓及透天厝產品則分別以1,000~1,500萬元間、1,500~2,000萬元間為購買主力總價帶,其中,住宅大樓及透天屋的購屋門檻與2023年Q4相比,皆有上修情形,表示房價走升態(tài)勢底定,須準備的購屋資金只增不減!

表一:2024年Q1屋齡兩年內、不分屋齡之各類型建物主力總價帶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表一:2024年Q1屋齡兩年內、不分屋齡之各類型建物主力總價帶
 
陳孟筠說,近期不動產買氣持續(xù)暢旺,判斷房市剛性需求面可從人口指標、薪資水準及勞動市場等面向來評比,有鑑於臺灣自然人口「生不如死」(出生低於死亡)已屬常態(tài),因此要檢視挹注房市動能的人口紅利就要從人口社會增加(遷入遷出)指標來看。結算2023年臺中各行政區(qū)人口社會增加數據,揮別2022年多數行政區(qū)淨遷入屬負成長態(tài)樣,2023年各區(qū)社會人口皆有爆發(fā)性增加,其中又以彰化、新北、南投、臺北及高雄等區(qū)域移入最多,全市社會人口成長高達35,199人、年增9.17倍!顯示在臺中不斷地優(yōu)化交通、建設、經濟發(fā)展等計畫,磁吸效應持續(xù)發(fā)威。

為判斷臺中人口移入的分布軌跡,故以2023年全年社會人口淨遷入與建物移轉棟數排名前十位的行政區(qū)數據進行交叉比對,可發(fā)現兩者重疊性高達九成,三屯區(qū)依舊為移居首選區(qū)域,並以北屯區(qū)最受青睞,大幅度領先其他行政區(qū);此外,亦可看出原臺中市區(qū)包含東、西、南、北區(qū)皆榜上有名,凸顯出舊市區(qū)雖屬早期開發(fā)地區(qū),但在具備完善生活機能條件下,例如成熟商圈與交通網絡等,仍舊吸引不少人進駐,也為當地房價形成一股支撐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