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鐵地下化導致土壤液化問題?市府:不會發(fā)生,不必過度擔憂(圖:臺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chǎn)新聞 區(qū)域情報
南鐵地下化導致土壤液化問題?市府:不會發(fā)生,不必過度擔憂(圖:臺南市政府)
新聞摘要
  • 南鐵地下化導致土壤液化問題?市府:不會發(fā)生,不必過度擔憂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近日有民間團體質疑臺南鐵路地下化將影響地下水文致土壤液化風險提高,經(jīng)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公共工程研究中心進行地下水的數(shù)值模擬,綜合評估並不會衍生土壤液化影響。臺南市政府秘書長李孟諺2016年6月29日召開記者會說明,臺南地勢特殊,且目前已完工或進行地下化的臺北、新北、高雄等城市均無土壤液化的問題,請民眾不必過度擔憂。
 
李孟諺指出,鐵路地下化沿線依經(jīng)濟部中央地調所公布之土壤液化潛勢圖顯示,本計畫全線8.23公里範圍內,多屬低潛勢區(qū),此外,臺南鐵路地下化計畫範圍均位於臺南臺地,地勢呈橢圓形高程約25公尺;北端有鹽水溪,南端有二仁溪支流之三爺宮溪,東側突降至10公尺與大灣低地相接,西側呈緩降至2公尺與安平平原相接。
 
臺南鐵路地下化範圍主要位於地勢高之臺地區(qū),地下水流將分別往西流入臺南運河,往東流入大灣排水,往北流入鹽水溪與往南流入二仁溪。惟成大研究報告中數(shù)值模擬係假設連續(xù)壁一瞬間完成,會造成連續(xù)壁兩端有短暫水位差之極端狀況產(chǎn)生,然而實際上鐵路地下化工程是採分段分數(shù)年施工,長期而言地下水會自行趨於平衡,無水位上升之情況。
 
臺南鐵路地下化施工範圍位處高臺地,地下水可從東西南北四方向分流,對地下水文的影響極小,目前臺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均有在平原低地施作鐵路地下化連續(xù)壁之案例,亦未聽聞施工後衍生地下水問題。且為將連續(xù)壁對地下水流動之影響降至最低,鐵路改建工程局於各橫交路口位置打除2.5m深度範圍之連續(xù)壁,讓連續(xù)壁兩側地下水能相互流通,使地下水更能快速達到平衡狀態(tài)。有關民間團體質疑鐵路地下化施工影響地下水文,經(jīng)由學術研究機構分析其原因後,認為施工並不會影響周遭地區(qū)土壤液化潛勢,請各位民眾不要為此造成恐慌。
 
李孟諺秘書長進一步表示,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不會造成民間部份人士描述的情況,原因有三:
 
第一、臺南市地形特殊。臺南並不是像臺北市、新北市、高雄市等幾乎都是平緩的平原,從剖面上來看,鐵路路線於鐵路地下化東區(qū)勝利路一帶為臺南市較高地勢所在,約有25米高,往西、往東、往南、往北均有傾斜,往東到仁德三爺溪,往西傾斜就到運河邊,是如臺地一樣的地形走勢,不只是地面水會往兩邊流動,地下水也是往兩邊滲流,即使連續(xù)壁阻斷小部份水流,多數(shù)的水流仍然會循原來的路徑往西、往南、往北走,達成平衡。
 
第二、民間團體引述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李振誥教授等人之資料,其內容為模擬連續(xù)壁一瞬間蓋成之極端狀況,實際連續(xù)壁施工費時6至7年才會完成,期間水流會自行尋找路徑,達成平衡,即使真如極端狀況一般,水流也能在90天達成平衡,因此並不會造成水位壅高、土壤液化的現(xiàn)象。
 
第三、臺南鐵路地下化為國家重大建設,鐵工局進行完善的設計,由於壅高通常位於地下水的最上部,因此預計完成連續(xù)壁後於離地面2.5至3米處進行敲碎或鑽孔作業(yè),變成是一個破水的環(huán)境,讓兩邊的地下水可以連通,使該處壅高的水流得以紓解。
 
市府再度重申,請民眾放心支持臺南鐵路地下化計畫,以臺南地勢而言,地勢的地下水排泄優(yōu)於新北市、臺北市跟高雄市,而這三個已經(jīng)完成連續(xù)壁的都市,都沒有液化的狀況,請民眾不必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