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1號院」位於高雄富人聚落的Art Deco建築,將成為文化中心旁的地標。 MyGoNews房地產(chǎn)新聞 專題報導
「國王1號院」位於高雄富人聚落的Art Deco建築,將成為文化中心旁的地標。
新聞摘要
  • 「國王1號院」位於高雄富人聚落的Art Deco建築,將成為文化中心旁的地標。
【MyGoNews林承志/綜合報導】ArtDeco是經(jīng)典的代名詞,國際名牌Cartier、LV、Hermes都看得見這樣的設計風格;ArtDeco也是知名豪宅的重要血統(tǒng),在美國「公園三十三號」、在英國「海德公園一號」都是代表。所以說,Art Deco是世界豪奢風格的象徵,在建築上更是卓越人士居住的代表。就像每人都想擁有LV一樣,每個人都應該有套屬於自己的Art Deco住宅。
 
美國城市建築學家Lewis Mumford:「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建築決定一個城市的樣貌」
 
二十一世紀的高雄正在向上發(fā)展,經(jīng)歷過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的陣痛,高雄這頭沉睡的獅子已然甦醒,今日高雄正吸引國際眼光注目,資金、人才也不斷移入。「國王1號院」建築師陳廷杰表示:「同樣的場景正巧也發(fā)生在一九五○年代的紐約。」
 
現(xiàn)代主義之源!紐約「ArtDeco」百花齊放
 
「因為當時戰(zhàn)爭結(jié)束,所以大家有一種想要向上提升,希望朝向比較光明的面向去看待建築的歷史背景。」陳廷杰說,紐約市中心內(nèi)產(chǎn)生了大量的「Art Deco」建築,包括紐約克萊斯勒大樓、帝國大廈等,而因歐洲戰(zhàn)爭的關係,大量藝術家移民美國,也讓建築裝飾走向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光輝場景。
 
有人說Ar tDeco建築風格在紐約得以發(fā)揚光大,是因為它介於新古典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之間,既摩登時尚又不至於太過激進,是古典對稱和現(xiàn)代簡約的完美結(jié)合體。以趨於幾何的挺拔豎向線條、強調(diào)對稱、乾淨俐落、大塊漸成的風格,金字塔狀的臺階式構圖形成強烈的視覺感受和獨特的韻律感,表達了高端階層一直追求的高貴感,摩登的形體又賦予古老的、貴族的氣質(zhì),代表了一種向上的欣欣向榮的力量。
 
古老、貴族氣質(zhì),高端階層爭相收藏
 
也正是這樣的力量,讓當年的紐約從百廢待興中迅速轉(zhuǎn)化為全球最知名的城市。ArtDeco為美國人征服的野心,在超高層建築的興建方面找到突破,而紐約超高層建築整體裝飾更成為世界建築的典範,並帶領美國從殖民國家站上世界強權的舞臺,隨著美國經(jīng)濟實力日益強大,建築文化也隨之分佈至全球,ArtDeco建築更成為舉世富豪爭相收藏的極品住宅。
 
陳廷杰表示,許多人常常誤以為「Ar tDeco」就是古典建築,事實上恰恰相反,在工業(yè)革命後,建築材料科技日新月異,儘管當時藝術家也使用哥德式語彙的精神,但使用的卻皆是新建材,包括:鋼鐵、玻璃、石材等,就連石材的表現(xiàn)形式也跟古典不太一樣。因此,「ArtDeco」看起來像是古典,但是它卻是不折不扣的現(xiàn)代主義源頭。
 
向上發(fā)展!高雄與紐約於天際線交會
 
而這樣的向上精神落實在 「國王1號院」,就形成了一棟高達三十三層樓的高樓建築,配合基地形狀更轉(zhuǎn)為具有地標意義的雙塔造型,而建築師陳廷杰則利用建築層層退縮的視覺效果,讓建築氣勢看來更為高聳。陳廷杰說,對建築師來說,高樓建築就是城市的表情,透過高矮差別,就能產(chǎn)生不同的天際線,於是向上的高雄與向上的紐約透過建築找到了交會點。
 
高雄建築在興富發(fā)建設的遠見中,從古典風格的窠臼中向前邁進,誕生了「國王1號院」。這棟位於高雄富人聚落的Art Deco建築,將成為文化中心旁的地標,一如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矗立於紐約市中,成為不朽的經(jīng)典,勢必將吸引具有國際眼光的買家爭相收藏。這片曾經(jīng)屬於紐約的天空,如今,正準備要畫出屬於高雄的富豪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