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房屋研究中心執(zhí)行長邱太煊表示,2月下旬受奢侈稅風暴影響,3、4、5月法拍屋件數(shù)呈跳躍成長,預估第3季更不樂觀。

【MyGoNews 林承志/臺北報導】法拍屋件數(shù)一直是衡量「房市榮枯」的重要指標之一,而大臺北市場又是全臺房地產(chǎn)景氣的櫥窗。有鑑於此,臺灣房屋根據(jù)司法院法拍屋公告及透明房訊法拍網(wǎng)站,統(tǒng)計大臺北三大法院(臺北地院、士林地院及板橋地院)1月至5月第1拍件數(shù)、所有拍賣件數(shù)(包含1拍、2拍、3拍、特拍),結果發(fā)現(xiàn)5個月來,法拍屋爆量成長1倍以上。臺灣房屋研究中心執(zhí)行長邱太煊表示,2月下旬受奢侈稅風暴影響,3、4、5月法拍屋件數(shù)呈跳躍成長,預估第3季更不樂觀。

從大臺北法拍屋所有拍賣物件發(fā)現(xiàn),1月共431件,5月攀高至820件,成長了90%,顯示法拍屋數(shù)量成長驚人。值得關注的是,三大法院以臺北地院成長幅度最大,臺北地院一月僅131件,5月暴增至278件,成長了112%。

邱太煊表示,受奢侈稅影響,銀行為確定擔保債權能足額清償,提拍速度加快,另外,過去銀行「只繳息、不還本」的寬鬆政策,如今改為立刻得「本息攤還」的緊縮政策,加上央行不斷升息造成貸款戶壓力,法拍屋數(shù)量爆量1倍之多,暴增幅度不輸2008年的金融海嘯。

此外,第1拍代表債務人無法清償債務,遭債權人提拍,在法拍市場屬「尚青」物件,對景氣好壞也最具代表性。臺灣房屋研究中心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臺北1月第1拍共153件,至五月飆高至327件,成長114%;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士林地院,士林地院1月僅39件,但至5月飆升至106件,爆量成長了172%。

邱太煊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臺北所有拍賣物件中,成長最少的卻是士林地院,1月149件,但5月拉高至238件,增加60%。由此可見,士林地院第1拍爆量成長,另一方面也代表拍定率較高,去化速度快,使所有拍賣物件數(shù)成長並不多。